通讯员张继斌报道:
3月5日晚,高一年级在尚雅楼举办了题为“民俗文化与文学创作”的周末文化讲座。主讲者杨妙新老师从当天时值“惊蛰”讲起,以人民网当日发布的“今日惊蛰,这些习俗你知道吗”的博文为由头,引导学生关注民俗,关注民俗文化,关注民生。
在短短一小时的讲座中,杨老师以“写一点民俗,让你的文章走得更远”为主题,从鉴赏电视剧《红楼梦》有关片段入手,形象生动地向同学们介绍了视觉艺术在表现民俗风情上的一些手法,然后又讲解了曹雪芹的《红楼梦》、鲁迅的《祝福》、沈从文的《边城》等名家名作对民俗风情的着力表现,以及让读者感受到的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,告诉学生写一点民俗,经典的文学作品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样板,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研究、好好去模仿和借鉴。此后主讲人针对高一学生作文的现状以及未来高考作文的写作,主要通过列举、分析近年高考作文的几个成功范例,告诉学生一篇作品的成功,的确由很多的因素组成,但是那些带有地方特色、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岁时节日等民俗生活的描写,毫无疑问是可以让它获得人们的青睐,因为这些描写,既可以避免文章内容的单薄或者与他人的简单雷同与撞车,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作品拥有了特定的时代气息、地方特色而拥有了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。
最后,在讲到如何开展民俗描写时,杨老师简要讲解了人们的生产劳动民俗、日常生活民俗、社会组织民俗、岁时节日民俗、人生礼仪民俗、游艺活动民俗、文艺歌舞民俗、婚丧嫁娶民俗、宗教巫术民俗等都可以成为同学们关注的对象,成为自己的作品表现人民生活丰富内容的多样性题材或素材,通过真切细致的描写,以营造历史氛围、时代氛围,以营造艺术氛围、陌生效应,以营造文化氛围、显示积淀,以创设自然环境、展示舞台,以编织故事情节、塑造人物,从而自己的文章走得更远。